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448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48节 (第2/3页)

,两卫事宜,由大宁都司代劳。

    ??哈儿的手都在颤抖,马匹和牲畜都是小事,可要将首领迁徙大宁城,说是享受荣华,那不就是变相的软禁吗?

    ??这样的话,朵颜卫、福余卫都不是自己的了,直接成为了大宁都司的手下了,还怎么行?

    ??这一点,绝不能同意!

    ??天力度再一次出发,见到了盛庸,拿出了最后的条件:“大宁城有宁王就足够了,首领们还是习惯住在草原的帐篷里,呵呵,那什么,我们愿意每年向明廷纳贡一千五百匹战马。”

    ??“不行!”

    ??盛庸坚决拒绝。

    ??“其中五百匹是母马!”

    ??天力度咬牙道。

    ??盛庸瞪大眼,一拍大腿,道:“不行,至少八百母马!”

    ??第五百二十九章 需要帮他们一把(一更)

    ??每年进贡一千五百匹就能让盛庸满意?

    ??很多人一定会拍着大腿骂人,这算什么,一千五百匹马这不是打发叫花子,怎么滴也得要要个一万匹。

    ??但现实是,一年一千五百匹马,这在整个大明朝的历史中,已经算是极高的价码了。

    ??从历史记载来看,永乐时期,被朱棣收拾的鞑靼、瓦剌与兀良哈三卫,都曾给大明朝贡马,贡马的规模是多少?

    ??看一组数据:

    ??永乐十年,阿鲁台给大明贡马二百匹。

    ??永乐十六年,阿鲁台给大明贡马七十匹。

    ??宣德五年,阿鲁台给大明贡马一千二百八十匹。这个数量不少,但这是因为阿鲁台打架没打赢,不少收负伤了,拿这么多马,是找大明换金疮药的……

    ??这要命的时候,才拿出一千二百八十匹马,平时要朵颜卫与福余卫一千五百匹还少吗?

    ??绝不少了。

    ??要知道朵颜卫与福余卫的实力、势力范围远不如鞑靼,而且马往往一年只能生一个,它不像羊,一胎还能两三个乃至更多一些。

    ??一年抽一千五百匹,这个数量对脱鲁忽察儿而言已经是可以承受的临界值了。

    ??最关键的,人家可以给一多半母马啊。

    ??别看鞑靼与瓦剌每年进贡什么的,他们也有不少小心思,每次进贡母马的数量都是少之又少,原因很简单,没有母马,大明总不能用一群公马造小马驹吧……

    ??每送大明一匹母马,就等于在未来二十年中,送大明二十多匹好马,一旦明朝拥有大量骑兵,那对蒙古而言是没任何好处的。

    ??马向往草原,万一某位大明皇帝也向往草原,恰好手里还有骑兵……

    ??盛庸同意了脱鲁忽察儿的投降条件,为了避免朵颜卫偷奸耍滑,盛庸还在投降文书中规定了细节,比如马匹岁口多少,身高多少……别想拿老的要死的,长不起来的滥竽充数。

    ??脱鲁忽察儿没办法,只能含泪签署了文书,并在明军的“护送”之下离开了哈剌温山。

    ??和允中十分不解,对一脸笑意的盛庸问道:“盛都司,为何我们不一举歼灭这两万人,彻底消灭朵颜卫与福余卫的主力?”

    ??盛庸伸出三根手指,摆明了眼下的情况:“其一,我们人手不足,这里又是山地,南北根本就没有彻底围堵,一旦逼脱鲁忽察儿逃窜,很难将他们一网打尽,而逃出去的脱鲁忽察儿定不会再依附大明,到时候大宁城就直接面临着朵颜、福余。”

    ??人手看似不少,实际上根本没办法调动太多。

    ??盛庸还好一些,哈剌温山的出口不多,拦住几个,总能碰到脱鲁忽察儿,只要派人提前打探消息,堵住出口还是容易。

    ??但朱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,进入哈剌温山的道路多,加上脱鲁忽察儿被鞑靼追赶的乱跑,鬼知道他们会跑出三百里,在后面追了几次都没追上,好不容易才遇到接头的“药农”,这才出现在脱鲁忽察儿后方。

    ??“其二,没了朵颜卫与福余卫,你会放牧吗?”

    ??盛庸看向和允中。

    ??和允中直摇头。

    ??放牧看似简单,实际上需要整天待在草原上,不是骑着马,就是赶着羊,你以为身强力壮的蒙古小伙子怎么练出来的,还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